您的位置 首页 > 乡村振兴

陕青根脉心相连 推普筑梦石榴红 :让青春在高原绽放

  当大巴车碾过青海湖畔的最后一段碎石路 ,远处草原上"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"的蓝色标牌在阳光 下格外醒目 。2025年7月6日 ,陕西服装工程学院5名学子与2名指导老师组成的…

  当大巴车碾过青海湖畔的最后一段碎石路 ,远处草原上"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"的蓝色标牌在阳光 下格外醒目 。2025年7月6日 ,陕西服装工程学院5名学子与2名指导老师组成的实践团 ,终于踏上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罗汉堂村的土地 。这场跨越千里的普通话推广之旅 ,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 ,更是一群青年用行动诠释"将小我融入大我,将青春献给祖国"的生动实践。

  一 、千里奔赴 :把课桌搬到高原之上

  七月的青海 ,油菜花在海拔三千米的河谷铺成金色海洋 ,牦牛群像黑珍珠撒在绿绒毯般的草原上 。从 西安到西宁 ,再换乘大巴颠簸五小时 ,实践团成员们早已收起初见高原的雀跃——他们行李箱里装着的 ,除了防晒霜和冲锋衣 ,更多的是精心准备的普通话教材 、拼音卡片 ,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期待。

  "爷爷 ,我们是来教普通话的 。"抵达罗汉堂村的第一个傍晚, 队员马燕试着用刚学的藏语问候路边晒青 稞的老人 。老人黝黑的脸上堆起笑容 ,却只是摆手 ,用夹杂着汉语词汇的藏语回应 。这一幕让队员们 更深刻地明白 :语言不通 ,就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纱 ,再好的心意也难以传递。

  二 、叩响门扉 :在奶茶香里读懂"需要"

  调研日的清晨 ,草原上的经幡还沾着露水, 队员们就跟着村支书才让开始了"敲门行动" 。藏式民居的门 帘后 ,总是先探出一双好奇的眼睛 ,随即传来热情的招呼——酥油茶的醇厚香气 、铜壶在火塘上的轻响 、孩子们围着陌生人的怯生生的笑,构成了最温暖的迎接。

  在牧民卓玛家,双语翻译才让逐句转述着卓玛的故事 :"去年卖虫草, 因为说不清楚产地和品相,被收 购商压了价 ,少赚了两千多 。"卓玛的丈夫在一旁点头 ,黝黑的手掌反复摩挲着腰间的藏刀 ,眼里满是无奈 。队员们注意到,他家墙上贴着孩子在县城上学的奖状 ,"但孩子回家说普通话 ,我们都听不 懂 。"卓玛的声音里带着愧疚。

  这样的故事,在接下来的走访中不断重复 。在村口小卖部,老板娘拉毛措指着货架上的商品 ,通过翻 译告诉队员 :"外地游客来买东西 ,我说不清价格 ,只能摆手 。"队员们当即拿起矿泉水瓶,教她念"一 块五",拉毛措学得认真 ,藏语特有的声调让"一块五"听起来格外可爱, 引得大家都笑了。

  午后深入草原时 ,夕阳正将"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"的标牌镀上金边 。队员们与放牛的牧民扎西攀 谈,他指着远处的羊群说 :"想把羊卖到内地,但打电话说不清品种和重量 ,只能等贩子上门压价 。"风 吹过草原 ,带着牦牛的铃铛声 ,也带着牧民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。

  那天晚上, 队员们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细节 :"牧民需要的是交易用语 、数字 、地名""孩子们想学普通 话 ,想看看外面的世界" 。这些文字背后,是比任何理论都鲜活的"民生需求"。

  三 、课堂里的光 :当童声穿过语言的墙

  村委会的院子里 ,五星红旗在高原的风中猎猎作响 。推普大讲堂开课那天 ,三十多个藏族孩子早早搬 来小板凳 ,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队员们贴在墙上的拼音表。

  "a——"队员张钰萌张大嘴巴做示范,孩子们也跟着张大嘴巴 ,童声像刚出谷的溪流,清澈又稚嫩 。教 孩子们读《静夜思》 时 ,十岁的藏族女孩索南拉毛总是抢着举手 。她的普通话带着藏语的语调 ,却异 常流利 。课后才知道 ,她跟着支教老师学了两年 ,"我想学好普通话 ,以后当老师,教村里的弟弟妹 妹 。"说这话时 ,她手里紧紧攥着队员们送的拼音本,指甲盖因为用力而泛白。

  给大人们的宣讲则更务实 。队员们用藏汉双语讲述案例 :"学会说I我的虫草是海拔四千米以上的I ,能多 卖钱""打电话说清地址,快递能送到家门口" 。当讲到"学好普通话,孩子能更好地读书"时,原本有些拘 谨的牧民们纷纷前倾身体 ,眼里的光越来越亮。

  最动人的是结课那天的"小小朗诵会" 。索南拉毛站在院子中央 ,用不太标准却无比认真的普通话朗诵 《我是中国人》 。当读到"我骄傲 ,我是中国人"时 ,她的声音突然拔高 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。院子里的牧民们或许听不懂全部内容 ,却都在鼓掌 ,掌声像草原上的雷,厚重而热烈 。那一刻, 队员井 发苗突然明白 :语言的力量,从来不止于沟通 ,更在于传递情感与认同。

  四 、离别与约定 :让青春的种子扎根大地

  离别的那天 ,孩子们把小零食送给队员 ,牧民们提着酸奶的袋子往大家手里塞 。才让书记对我们 说 :"你们来 ,就像给草原带来了春天 。"

  大巴车驶离村子时 ,索南拉毛带着一群孩子追在车后 ,用刚学会的普通话说 :"姐姐, 明年再来!"队 员们趴在车窗上挥手 ,直到那些小小的身影变成草原上的黑点。

  回程的路上 ,王生芳在日记里写道 :"以前总说I将小我融入大我I ,直到站在这片草原上才懂,所谓大 我 ,就是卓玛阿姨卖虫草时不被压价的笑,是索南拉毛想当老师的梦 。"

  这场跨越陕青两地的推普之旅 ,或许只是漫长岁月里的一段插曲,但那些在奶茶香里学会的"你好""谢 谢" ,那些在课堂上响起的童声 ,早已像种子落入泥土 。正如队员们在总结会上说的 :"青春的价值,从 不是站在聚光灯下 ,而是走到需要的地方,做一束哪怕微弱的光 。"

  陕青根脉相连 ,推普筑梦同行 。当更多青年带着知识与热忱走向大地深处 ,小我终将汇聚成大我 ,青 春之花必将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16-15707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