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体积利用率卷至83.7%!威睿把LFP电池模组的短板变成长板

  新能源车行业对EV 电池续航能力一直备受关注。作为兼具高安全性与高性价比的代表,磷酸铁锂(LFP)电池正逐步成为市场主流,而威睿800V电池包(访问了解详情:https://www.vremt…

  新能源车行业对EV 电池续航能力一直备受关注。作为兼具高安全性与高性价比的代表,磷酸铁锂(LFP)电池正逐步成为市场主流,而威睿800V电池包(访问了解详情:https://www.vremt.com/solutions/battery-system/battery-pack )更是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实现新突破,进一步弥补了LFP电池在续航上的短板,为其未来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
  其中最具技术含量的亮点,是威睿的EV 电池模组体积利用率达到了全球领先的83.7%。这一数字在行业内极具突破性,远超4680电池的63%、普通LFP电池的66%,以及三元锂电池刚刚突破的72%天花板。这一技术,不仅代表了一项工艺优化,更预示着EV 电池模组空间利用效率进入了全新阶段,也为LFP电池在高续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。

  体积利用率的提升对EV 电池性能影响深远。其核心在于同等体积下可容纳更多电芯,从而显著提升整包的能量密度,最终实现续航能力的大幅增强。威睿在该方面的进步并非依靠单一改进,而是通过结构重构与材料革新双向发力,实现了对传统设计逻辑的全面颠覆。

  在结构优化方面,威睿800V电池包采用“紧凑三明治”结构,将电芯、上盖与底板进行高效集成,通过释放电芯仓纵向空间,实现电芯矩阵式排布,使体积利用率提升7.6%。此外,还采用了一体化液冷托盘替代传统管道式冷却系统,在释放内部空间的同时提高了热管理效率,带来额外8.5%的体积利用率提升。这种高度集成的结构设计,显著提升了电芯布置的紧密程度及整个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。

  同时,为进一步提升空间使用效率,威睿公司的电池模组采控系统布局也进行了创新性调整。传统布线多沿垂直方向铺设,威睿的EV 电池则采用“T”字型设计,将导线转移至水平方向并与结构梁共用空间,使得导线总长减少157米,零部件数量减少60%,间接推动了质量能量密度提升超过10%。既优化了内部布局,又提升了液冷电池制造效率与可靠性。

  在材料选择方面,威睿的双面液冷电池引入了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。该材料兼具轻薄性与高隔热性能,替代传统厚重的热断层后,减少了电芯间的占用空间,使体积利用率提升6%。同时,材料本身具备更优异的热阻特性,进一步保障了强效热管理电池的安全性能。

  综合来看,威睿800V液冷电池通过结构设计与材料工艺的系统性革新,实现了在体积利用率、安全性能与能量密度之间的完美平衡。83.7%的体积利用率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,更代表了一种新的EV 电池技术理念: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高效、更安全的能源装载,是未来电动化发展的关键方向。

 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正从价格竞争迈向技术内卷,唯有在底层技术逻辑上不断突破,方可建立真正的产品壁垒。威睿此次带来的电池模组,不仅展示了高体积利用率所蕴含的巨大价值,也为LFP体系打破续航瓶颈提供了明确路径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5110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