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踏红途听强音 铸魂育人知行——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“沂路同行”实践团赴沂蒙革命老区启新程

炽热的阳光铺满齐鲁大地。近日,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“沂路同行”实践队深入沂蒙革命老区腹地蒙阴、沂南两县,踏烽火印记、溯精神之源。实践团驻足沂蒙六姐妹…

炽热的阳光铺满齐鲁大地。近日,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“沂路同行”实践队深入沂蒙革命老区腹地蒙阴、沂南两县,踏烽火印记、溯精神之源。实践团驻足沂蒙六姐妹纪念馆、探访旧寨乡802三线建设旧址;转赴沂南县参观红嫂纪念馆、于东高庄抗大一分校旧址观看抗战情景剧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,感悟“党群同心,军民情深,水乳交融,生死与共”这十六个字的生命誓言。

六姐妹纪念馆:传承担当,转化实践力量,赋能老区发展

踏入蒙阴县沂蒙六姐妹纪念馆,“六姐妹”其一伊延珍的后人徐敏安同志向团队诉说着岁月深处的故事:战争年代,六姐妹挺身而出,为支前烙煎饼、做军鞋;和平时期,后辈接续奉献,守护伤员、传播精神。路队成员们站在历史场景前,旧纺车、布鞋静静见证往昔,徐敏安的讲述让大家“身临其境”——油灯下姐妹熬夜赶制军鞋,山路上她们冒险运送物资。“这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,先辈们的奉献与坚守,在当下仍具强大感染力。” 路队成员们开始利用新媒体技能,运营短视频账号,拍摄制作宣传素材,吸引更多游客关注,间接带动当地红色旅游经济。后续也计划与当地文旅部门联动,持续跟踪这些青年的就业实践情况,为他们提供线上咨询支持,让实践成果真正扎根老区发展,以实际行动传承担当,转化实践力量,为老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这份扎根乡土的红色传承,成为以行践知的生动开篇。

红嫂纪念馆:大爱精神,赋能价值引领,助力群体成长

在红嫂纪念馆,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沂蒙精神变得具体可感。抗战时期,沂蒙红嫂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,悉心照料八路军子女,自己家人却因缺粮牺牲,用大爱守护革命后代。

讲解员生动还原了红嫂群体以小爱凝大爱的动人篇章。为救伤员不惜乳汁相喂的无畏,为赶制军衣彻夜未眠的执着,这份对子弟兵毫无保留的深情,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军民鱼水情的厚重。“红嫂精神是一座富矿,其蕴含的无私奉献、家国大义,在新时代如何更好传播?”队员深入思考后,尝试用新媒体讲好红嫂故事、组织校园宣讲,后续会定期收集平台反馈,根据受众需求优化内容,把“无私大爱”转化为青年可践行的价值行动,让红色精神学习成果“用在”思想引领、文化传播上,精准契合人才培养“以文化人、以精神育人”的实践路径,助力当地红色文化传承队伍成长。

红嫂纪念馆内, 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 的沂蒙精神具象化呈现

村民围坐交流、识字班等情景剧原汁原味呈现沂蒙故事

东高庄抗大一分校旧址:历史“说话”,激活学习效能,反哺人才培养

简陋的土坯教室、斑驳的训练场地,诉说着革命年代 “认字就在背包上,写字就在大地上” 的求知奋进。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重现抗大一分校学员“在学习中战斗、在战斗中学习”的历史瞬间,讲述抗大在沂蒙的革命故事 ,文献体验馆让历史鲜活复活。抗大学员“背包在肩、书本在手,战斗在一线、学习不停步”的场景,让团队明白学习与战斗同频的深意。路队成员们决定将沂蒙革命故事的历史知识转化为讲述力、传播力,让语言、历史等课程所学与红色传承深度融合——用知识讲好故事,用故事传承精神,提升人才的社会传播与文化传承能力,实现课程所学向实践价值的转化。同时把在旧址学到的历史知识、感悟到的精神,传递给当地,后续会协助设计简单的研学打卡,比如 “拍一张和抗大旧址最像的校园角落” ,用日常场景联动历史,跟踪研学效果,让红色学习效能持续反哺人才培养,助力激活红色学习效能,反哺人才培养,让抗大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 。

    东高庄抗大一分校文献体验馆将历史场景复原,弥漫着厚重的信仰气息

三线建设802工厂:坚守故事,锤炼责任意识,助力乡村振兴

随后,实践团来到旧寨乡向阳峪村。这里曾经是三线建设802工厂,承载着特殊历史时期的奋斗记忆。走进厂区,褪色的宣传标语勾勒出当年建设者 “好人好马上三线” 的热血图景。

建设者们的质朴话语,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红色精神中 “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” 的另一重内涵——在国家需要时,不计个人得失,扎根荒原书写担当。这些故事,成为 “三线精神” 传承的生动注脚,让路队成员读懂“舍小我为大我”的分量。实践队将这份“坚守”融入社会调研、校园服务,用实际行动传承三线精神,让“学有所用”体现在责任担当的实践中——协助当地运用短视频宣传并注册运营微信公众号,让大学生实践的“短期输出”通过机制化对接转化为“长期赋能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红色动力。

团队实践成员在802工厂合照

红色实践淬初心,学用相长育新人

近年来,求索荣誉学院切实推动红色教育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转化,借助专题研讨、志愿服务等形式,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。未来,“沂路同行”实践团将继续以扎实的调研、用语言专业的声音传递六姐妹支前故事的温度,让三线建设的坚守、红嫂大爱的纯粹,通过校园宣讲、新媒体传播,成为更多同龄人读懂 “舍与得”“小我与大我” 的精神密码,深化价值认同,促进行动自觉。把红色精神学成果,转化为服务集体、奉献社会的动力,培养有责任、能担当的社会调研、校园服务、用实际行动传承三线精神,让学有所用体现在责任担当的实践中,以精神育人、以文化化人,让精神学习切实落地成为成长赋能,为培育时代新人持续贡献力量 。(作者:赵子淇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5593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