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国内资讯

绿色长征丨在北林青年的样方框里,看见旱区生命的韧性

近日,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“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团”奔赴宁夏盐池,开展“绿色长征”社会实践。他们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协助研究人员开…

近日,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“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团”奔赴宁夏盐池,开展“绿色长征”社会实践。他们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协助研究人员开展综合科考,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第一线,书写着新时代水保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图为队员与指导老师合影。 郭焱培 供图

旱区生态系统存在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等不同层次,为了全面评估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,团队采用不同大小的样方进行调查。

草本层和结皮层常采用1m×1m样方。队员们详细记录样方内每一株植物的种类、数量、高度、盖度和生物量并仔细观察记录地表生物结皮的类型(藻结皮、地衣结皮、苔藓结皮)、厚度和覆盖度。

研究灌木时,则采用高效的“截线法”。在样地内随机设置两条平行测线,统计测线穿过灌木的长度与测线总长的比值,科学地推算出灌木盖度。

对于乔木,则在20m×20m的样方内逐株调查,重点测量其胸径、树高,并评估生长状况

图为队员称量植物以估算生物量。 曾意森 供图

发菜(陆生蓝藻,形似头发,国家一级保护植物)分布调查是科考重点之一。队员在样地内进行地毯式搜索,对发现的每一丛发菜都进行定位标记、拍摄记录。

采集样本时,队员严格遵循可持续原则,夹取样方总量四分之一的发菜带回分析,剩余四分之三放归原位,减少对脆弱生境的扰动。

在实验室,队员用镊子剔除发菜样品夹杂的枯落物,并精确称重,通过“称量值×4”还原样方内发菜的真实生物量;之后,将发菜样品放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。

图为队员在针茅群落中寻找发菜。 程文婷 供图

外业结束后,队员们将野外纸质记录表上的物种、数量、测量值,以及实验室获得的发菜生物量等关键数据,汇总到电子表格中。队员工作一丝不苟,以确保数据准确、完整和统一,为后续的分析、评估乃至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支撑。

图为队员带着调查工具前往样点 储宸玥 供图

两周的社会实践,是知识的熔炉,更是意志的砥砺。从初到样地时的茫然无措,到能熟练辨识旱区植物、高效完成样方调查;从对专业术语的生疏,到深刻理解“冠幅盖度”、“截线法”、“生物结皮功能”背后的生态意义,队员在实践中巩固了专业知识,在劳动中锤炼了过硬本领。

“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”宁夏盐池的草木、野兔、多彩结皮,正奋力书写着生物多样性的顽强篇章。“赤橙黄绿青蓝紫,谁执彩练当空舞?”这方既生机勃勃又无比脆弱的土地,正是团队挥洒青春、践行使命的战场。

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子,队员们谨记“替河山装成锦绣,把国土绘成丹青”的誓言。他们誓用双手,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,继续描绘“换了人间”的崭新生态画卷!(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团 曾意森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6051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