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南麓的沙雅,沉淀着龟兹文化底蕴,也跳动着民生烟火。“疆”爱传递服务队的到来,展开了爱与理解、传承与发展的故事。从敬老院到福利院,从社区课堂到街头巷尾,从推普到探秘博物馆,每一步都含热忱、传善意。这不仅是志愿服务,更是心灵对话,让温暖汇聚,文化根脉更坚韧。
爱心公益行 | 点滴善意,点亮沙雅温暖微光
岁月有声,需以倾听回应;文化有根,需以交融延续。成员们走进沙雅县的敬老院,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。他们静听老人讲述过往岁月与沙雅变迁,在细碎的回忆里触摸这片土地的历史脉络;也向老人学维语,用简单的发音搭建起语言的桥梁。这不仅是一次爱心行动的落地,更是一场跨越地域与年龄的情感共鸣。
童心向阳,需以陪伴点亮;民族同心,需以共识凝聚。服务队走进沙雅县社会福利院。破冰活动里,室内击鼓传花的欢笑与室外篮球赛的活力,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敞开心扉;普通话宣讲中,孩子们意识到,这门共同语言是民族融合的纽带,是情感相通的钥匙,让“你好”“谢谢”等简单表达,跨越地域文化,成为直抵心底的温暖。
创意无垠,需以引导唤醒;成长有光,需以热爱滋养。服务队在沙雅县幸福里文化社区开展了红领巾小课堂。成员们耐心讲解绘画技巧,孩子们则在画纸上勾勒家乡胡杨、星空与梦想。孩子们于画笔间收获快乐,在创作中拾得表达的勇气。这份在画笔与陪伴中生长的艺术启蒙,终将成为孩子们感知世界、拥抱生活的温暖力量。
实地考察|脚步丈量,探寻沙雅发展密码
因地制宜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秘诀。下午,团队成员们分组行动,下沉社区一线,配合社区网格员开展住户基础信息更新核实工作。重点覆盖居民住宅楼和沿街商铺,确保信息更新录入准确。
在楼道内,队员与网格员配合默契,她们仔细核对各项信息,确认走访对象,敲门入户,礼貌说明来意,与住户面对面沟通。每一次信息的确认与更新,都是为了更好掌握社区动态,将服务与关怀送到每一户门前。
另一组成员则走进了沿街商铺。这里人流量大,信息变动也相对频繁。团队成员们拿出严谨细致的态度,配合网格员,认真登记,核实商铺经营者等相关信息。确保这张覆盖社区的“安全网”与“信息网”安全准确。
从敬老院到福利院,从文化社区到街头巷尾,“疆”爱传递志愿服务队步履不停。志愿之路虽远,热忱之心不改。“疆”爱传递志愿服务队将始终怀揣热忱,继续以爱为笔,以行作墨,让这份跨越山海的真情,在沙雅的每一寸土地上,绽放出更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。
国语推广 | 语润沙雅,共筑交流融合桥梁
活动伊始,实践队队员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:沙雅县在普通话推广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,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与活动等,但仍可能存在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、农村地区推广难度较大、部分行业普通话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。 这为后续活动开展精准定位方向,切实打通普语推广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本次推广普通话主题教育,队员们通过系统讲解发音要点,教导村民如何通过正确使用声调、区分平翘舌音等方法掌握标准发音,切实提升群众的语言交流能力。团队成员表示,推广普通话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,此次“推普+作业辅导”活动创新融合语言教学与文化浸润,既帮助社区儿童提升语言能力,更以经典文化滋养其精神世界。
推普讲座之后,实践队员分组开展暑期作业专项辅导工作,重点针对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科的核心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。在作业辅导的过程中,队员们创新方法的运用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。这些方法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。
文旅探秘线 | 漫步沙雅,解码龟兹文化魅力
博物馆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存续力、解码力与驱动力的核心场。此行最后一站,队员们来到沙雅县博物馆,探索这处绿洲与荒漠交界处的文化灯塔。一条清晰的时间轴线,串联起这片土地从蒙昧到开化、从边陲村落走向现代绿洲的恢弘历程。驻足于此,沙雅“千年古县”的沧桑底蕴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化作指尖可触的文明年轮。
结束参观,馆内千年的文明印记与馆外生机勃勃的现代绿洲在眼前重叠。这次博物馆之旅,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,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当如胡杨深植大地,从厚重的历史沃土中汲取智慧与力量,将“三下乡”的所见所思,化作服务乡村、建设家国的坚实步履——让文明的薪火,在吾辈手中,燃得更亮,传得更远!
“疆”爱传递服务队沙雅之行超暖心!陪老人唠嗑学维语,陪孩子做游戏、学普通话、画画,还核信息、推普辅导,最后探秘博物馆。善意成暖流,文化种子发芽,这场邂逅超有意义!
图文作者|“疆”爱传递志愿服务队(谈禛 杜莹 杨榀 邓文鹏 宋昕仪 冯思洁 任思齐 彭怡婷 覃雨轩 黄天毅 段力尹 )